大河艺术家

网上展厅 作品集 相关报道

艺术家简介

陈文利,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陈设艺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工笔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教育厅学

文心画胆——略论青年画家陈文利的花鸟画艺术

2021-07-15 12:05:35

  文/李向平

  庚寅年是一个屈子诞辰的“诗人之年”,而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毅品格和奋斗精神却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也使我在看到陈文利先生的画后深受触动。他的画画面的意静、境静,是中国文人的那种无宁静以非以致远的“静”,是心性修养“无为无不为”境界的“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了无数不朽的诗篇、瑰丽的文章、迷人的歌舞、精美的绘画。花开花落、风、雨、晴、露、鸟飞、蝶舞、冰雪归舟等自然景象,都曾拨动过许多人的心弦。艺术家因为对大自然的爱和自己内心的追求无法自抑的冲动,歌之不足以蹈之,蹈之不足以写之。陈文利仅仅是一个毛笔在手的青年工笔画家。他创作的工笔花鸟画,在描写花鸟虫鱼之时,都尽量发掘自然形象的人文的内涵,使之能够拨动观者的心弦。这绝不同于我最近看到的电影《阿凡达》的悲剧美,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的画面极尽神奇绝美,奇幻世界的潘多拉风景和完美的生物系统,在数码科技的支持下,艺术家不同凡响的幻想得以实现,并且在全球娱乐的态度中赢得了商业和艺术上的胜利。究其本质,反映的还是西方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因而,当看到文利的画时也就带给了我一些颇为特殊的精神感受。

  观其画,闻其言,识其人。对陈文利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陈文利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精神的工笔花鸟画家。

  他喜欢清新静谧的大自然。无论是带领学生深入西双版纳的原始密林内,还是独步于太行山的深沟大壑,或是江南温润的水乡泽畔,一草一木都化成了他作品中特有的静气。花鸟草木,晨光熹微,在天地间所蕴含的无尽意趣和无限生机中,他细腻真挚的情感通过手中的画笔,穿越草木微尘抵达空明自觉的“玉华”之境。一个真率的小伙从大中原腹地出发走向了艺术创作的澄明世界。

  工笔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画家对“自然形象的认识、感受和表现”。工笔花鸟画在整个写生、创作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形象思维”的过程。要画好工笔花鸟画,画家必须通过观赏临摹,学习、借鉴、吸收古今中外绘画作品对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创新有益的经验和技巧。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的学习,可以说奠定了他事业之基。文利工笔花鸟画在创作和教学上之所以能够取得不小的成就,与他对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本质和特征具有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有关,而这种认识,从思想方法方面看,则与其比较注意以辩证法为指导有关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花鸟画思想萌芽和美学基础。唐代已拥有不少具有高超技艺的花鸟画家。其艺术特点像人物画、山水画一样,也是“重生气、重传神,要求作品达到气韵生动。在画法上,则主要是勾勒彩晕,重设色的工笔重彩画法。这在艺术美学思想上与西方的那些以花鸟为题材的“静物画”有明显的区别。到五代,工笔花鸟画趋于成熟并形成了徐熙、黄筌两大派别。徐熙是江南布衣,重视观察生活,多画江湖田野景象,创造了风韵潇洒水墨淡彩的徐熙画法,如他的《雪竹图》轴,其意蕴超拔而作品渗透了野逸气息。黄、徐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自然为师而秉已之性,拓展了工笔花鸟画的天地。黄筌曾主持西蜀画院,入宋后亦是宫廷画家,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怪石。黄筌妙在赋色,用笔纤细几乎不见笔迹。画以色染成、勾勒填彩、旨趣浓艳。到南北宋,工笔花鸟名家辈出,赵佶、赵昌、易元吉、崔白、林椿、李迪、李安忠等,皆为当时工笔花鸟画的高手,重写生,重形象的真实生动,重色彩的作用,是其共同的特征,使两宋在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上达到一个完美的高峰。北宋末期对花鸟画深有造诣的徽宗赵佶。他既倡导宫廷画风,又重视水墨画风,充分发挥花鸟画“观众目、协和气”文明天下的政教作用,开创画学教育,亲自指导皇家画院,自己也积极参与工笔花鸟画创作。赵佶还特别从工笔花鸟画勾线的笔法出发,创造了一手秀挺的“瘦金书”,成为后来学习工笔花鸟画必备的入门基本功。此时是工笔花鸟画最为辉煌的时代。两宋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值得专门提出。赵佶《鸲鹆图》,往往以水墨与纸质取代颜色与绢质,得一派清纯的视觉。其变因,除了徐熙的渊源关系外,更有北宋中期之后文同、苏轼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使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文人化的水墨发展倾向。这种倾向,在元代特定的时代心理中得以铺开。起初是减弱色彩,如钱选、任仁发的作品,不久便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墨花墨禽世界。 明代工笔花鸟画一度雄风大振,典型作品有边景昭《竹鹤图》、吕纪《梅茶雉雀图》等。但边、吕之后至清末再无大家出现,这使边、吕的作品成为明清时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绝响。直到近现代,工笔花鸟画有了令人看好的走势,才正在打破那数百年漫长历史的沉闷。但是到明末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出现后,便加剧了工笔花鸟画的衰落。因为“南北宗”论褒南宗文人画、贬北宗宫廷院体画的倾向,颇在文人中弥漫,院体风格的工笔花鸟画跌至一蹶不振的地步。此情形,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笔画又一次迎来了他的辉煌。西方美术的精华也在进一步与中国的造型艺术融合,弥补了传统艺术的不足之处,开掘的空间依然很大。人才的积累,时代的进步也成就了今天美术繁荣的气象。徽宗细腻的人品和画风对于文利来说,颇为受益。文利曾赴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师从方楚雄等岭南派名家。吸收了一些南方绘画的精髓,受业相对宽博。

  其次,陈文利是一个具有东西方视野的现代中国画家。

  对于工笔花鸟画的整个创作过程,包括“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的过程,工笔花鸟以其所独有的形象,来抒情、达意、言志,作品中必须“有我”。每一个文化人,面对当下中西交辉的文化语境,都应该提出自身的思考态度。通于天地、入于玄冥,气化于宇宙的“我”,是天地大美的“我”。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是渺小的,自我膨胀也仅仅是徒劳无益,如此冷静的定位才是一个有艺术才华和个性的画家正确认识自己的客观基础,也是确定宇宙观立场的基础。人与自然宇宙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和谐的状态,俨如一粒微尘的小“我”才而有可能在宇宙中获得寄居的资本,体会到生命永恒的意义。而西方绘画大多将人置于视觉范围内这些具体可捉摸的空间中。而且在这思维定势和个性定势下,艺术家表现自己独到的感受(包括独到的幻觉和联想),特别注重标新立异以体现现实的、立即看得见的个性价值。艺术成功的标志于这部分占了很大比重。无论哪个画种,根本的都必须纳入心灵的秩序之中。心所生,意所至,气所到,技乃成。西方美术基础的色彩构成形式,也是有着接受过良好现代艺术教育的陈文利所不能绕开的知识补充。

  所以,他的工笔画形式很新,视觉冲击力很强。很早就获得了全国大展铜奖,个人画展也颇有影响,成为了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陈文利的工笔花鸟画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我认为主要以下一些条件:

  一是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他既重视绘画技法,又重视提高全面的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艺术创作心态。三是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在数十年勤奋学习,一直把创作和教学协调地结合起来,互补互生,相得益彰。写生、白描、临摹、创作、创新并重因而才能不断向前推进。四得益于河南乃至全国良好的整体创作环境的提升。

  下面试对陈文利几幅作品做如是审美分析

  《一年好景》这幅1.97cM×1.70cM的大作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上获奖,在较为方正的构图内表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青果,这种好像人间没有的果子,是他特地为这张画造的,因为这种果子只是在视觉上很美,与那种能勾起食欲的画拉开了层次和界限。构图饱满,结构严谨,在题材上并无特异之处,描汇这类丰收景象的不乏其人。可贵的是陈文利突破了传统工笔画专事形似的旧条框,对工笔画本质的认识趋于全面,对“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这些工笔画重要的美学特征也有了整体的把握,使这幅创作避免了刻板,僵化,俗套的毛病,在工整严谨,色彩清新的基础上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累累的果实,繁复的枝条,粗大的老干在相对纯净的背景下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呈现出来,繁密而不芜杂,饱满而又单纯,在静与净的氛围中把观者带入空灵的艺术空间。在色彩上追求干净,清爽,石青、石绿晕染的果实和水墨积染的枝干把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水墨虚中求实,工笔实中求虚,作品吸纳了水墨画中墨色变幻无穷的韵味,达到既充实丰满又含蓄灵动的效果,形与色的关系,色与色的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文人情趣,使画面中的形象成为人们可以反复品味,不断揣摩的空间。陈文利扎实的写实基础造型能力使他能更准确,全面地表达出自己的胸中“意象”,更自由更主动地呈现他的心灵世界。

  《英雄花儿别样红》这幅大画画面充满了活力,有个性,倾注的美学追求则是浓郁的抒情性与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工写结合的手法,疏密有致构图,秀美中透着壮气,精谨中有种大度。都给人一种脱俗的灵气,可谓“天人合一”精神铸出的精品,有着强烈的新时代精神。

  那么,陈文利工笔花鸟画主要有以下几个的艺术特点

  一造型严谨有度,笔法灵活。

  艺术形象的写实性。虽然工笔花鸟画形象形式总的表现特征是工整、严谨、细致。即使有画得粗犷的,与水墨画相比仍不失为工。从写生到创作的过程是贯穿对具体自然对象的认识、感受”。 将自然重新组合,将“一花、一鸟、一世界”等自然景观以夸张、构成、意象的形式去体现,这是工笔花鸟画笔工而意写,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强烈的装饰意味。

  白石老人画画讲究取形的法则: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 文利工笔花鸟画造型则很适度,决无匠气,对物象外形轮廓采用虚实兼进,避让有序,所以不板不涩。在进行艺术描绘和艺术表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象与思想感情必须水乳交溶。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方法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花鸟画来讲,就是画家到大自然中体察花卉、翎毛、草虫的形状、结构和神态,以求得造化之理,从体察中产生艺术创作的激情与构思,并通过工笔花鸟画这一特定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和抒发自我情感与意念,就是心源的有感之情。在这种大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化为境界,这使得花鸟画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不尽的画外之意。”

  二 线条功底扎实,收放自如。

  晋顾恺之“紧线”的多种形式风格出现在卷轴画中。如南朝宋画家陆探微“一笔画”注重骨力的精利润媚和连绵不断的线,东劲连绵、” “以形写神”的线艺术,北齐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南朝梁时张僧繇的“张家样”等。线作为造型元素,在唐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吴道子创造的“柳叶描”、“枣核描”、“莼菜条”等线条造型,以其丰富多样的线型空间意象,呈现了“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于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的效果,被后人誉为“吴代当风”。①“线”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第一形式语言,是人类“观物以取象”的一种符号表现,那古朴、简约、神秘,跨时空的“线”,向后人呈现着远古“线”的审美意象。生活在画圣的故乡,内心充满着敬畏和神往。

  “线”在工笔花鸟画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再现物象,而是在“以形写神”的审美思想指导下 “缘物寄情”,是画家在对“物性”的理解中赋予它们以生命、个性和意志,用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在线描艺术形式中,大自然花鸟绚丽的色彩,四季植物变化的色彩都可以用墨线来表现。在经营画面物象空间关系、运动形态和内部结构时,用审美形式的基本原理来构成画面。清邹一桂曾言:“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然”,只有这样,方能“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②故工笔花鸟画的空间表现特点,常常着眼于主观情感的寄托与抒发,表现为一种心灵空间的动态美、节奏美、虚灵之美。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线型艺术风格,由于受全球化和当代人审美观念多样化的影响,促使画家从而拓展工笔花鸟画线型的空间意象。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同时以多维的线型空间变化来满足当代人心灵的丰富性。

  三 色彩单纯雅致、格调高雅。

  陈文利工笔花鸟画具有色彩单纯典雅、格调高雅的色彩情趣。

  由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含蓄、浑厚内涵的审美情趣所致。中国工笔花鸟画特有的用色和配色方法有以下几个论点:“艳而不失之俗,淡而不失之枯”;“用重色不要恶俗,用轻色不要浅薄”;“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于郁滞”等。从表现手段看工笔花鸟画,是以线(白描)为造型的骨干,辅之以色彩。他善于运用线的轻重、转折、刚柔、虚实、浓淡、润枯或线的方圆,来表现不同形态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利用线的动静与快慢、流畅与凝重,来表现对象的运动与气势,以至不同的思想和情绪。现代画家在色彩的使用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更多地利用装饰性的色彩,来表达情绪、个性、画面、意境……例如现代工笔画中,利用黄色调、同类色的微妙变化,既能表现出激情的火焰,也可以表现出惆怅的感觉。画家往往运用一二种色彩作为画面的基调,将不同的物象统一起来,使固有色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表现特定意境或情感的目的。另一方面,色彩观念的更新,西方现代绘画中大量构成、肌理、形式语言的运用开阔了画家的视野,他的技法也比较灵活,能运用多种方法加强笔触、笔迹和色彩肌理的可读性,增强平面色块的表现容量,从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感受与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四 作品意境清淡雅穆

  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统一是工笔花鸟画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工笔花鸟画,不仅写实、写生,不仅要抒情、达意,而且要美化,要表现大自然各种对象的自然美,与此同时又必须自觉地创造艺术美,包括形式美。漯河市近郊那个叫做干河陈的小村,如今已成为了城中村,文利少年时代就很熟悉并很喜爱的大自然的各种各样的生灵,在澧河边割草,到牛行街去卖草。故乡的一切在梦里更是无比生动,在灵动的溪流边,在花花草草中,陈文利找到了“出发地”的自己。

  他的色彩取向整体感觉上是偏冷的,给人以清雅静穆之气。如诗如梦,动人心魄。如果说阿凡达使我误入了外太空,而陈文利的画会让我回到幽静的月下庭院中。这里有东方意境下的美人拜月,而没有令人生厌的太空机器。在“情”的主导下,物象之间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意象选择与工笔语言的关系等组成特定的秩序,使点、线、面、色彩、形式、手法成为有机和谐的组成,以源于传统和自然,融构成、夸张、象征性的处理表现,形成全新观念的画面,表达出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其中所体现的装饰意味及秩序关系打破了空间的组合建构,它不同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折枝法,以一枝、一花、一鸟的局部剪裁方式去建构有限的空间,而是传达出全新的审美和视觉冲击力量。勤奋的陈文利,广收博取,西学活用,扬长避短。通过富于水色淋漓的肌理效果,通过花卉、翎毛、草虫生机勃勃的美好形象,构思出更多的内涵和诗化了的情趣,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人文关怀意境。

  经过90年代的反省、沉思、拼搏、再创,河南美术整体上终于摆脱了落后的局面,步入了“美术大省”行列。河南美术正如其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既可接纳北方的博大雄强,亦可吸收南方的清新细腻,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原风格。如今,随着河南美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掀起了具有南北兼容特征的“中原画风”,还形成了逐渐被全国美术界认同的“中原画派”。河南的工笔画经过多年的潜行与跋涉,已走出低谷,呈现繁荣景象,形成与水墨写意并驾齐驱之势。马岭、王颖生、韩学中、杨健生、陈文利、刘德功、开红四等一批中青年画家,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实现了中国工笔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这支队伍是河南在全国性大赛中摘取奖牌的生力军。2000年10月底,河南省美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河南中国画展,这既是河南中国画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走向全国的一次冲击。展览获得巨大成功,受到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而陈文利正是这个阵容强大的花鸟画队伍中成绩突出的一员。

  随着中原画派在当代的形成,其中和的哲学取向,顽强的生命力,宏伟的进取之心,催生出一个个如陈文利这样有才华的中青年代表人物。当然,我们还不能说陈文利的工笔花鸟绘画已经达到他个人的顶峰。近40岁的他依然属于相当年轻,依然还在学习和研究,还在清华访学求“道”。他还在深入,还在发展,还在进步,辉煌的过去必将在求索的动力之下化为光明的新起点。路子正,有文化根基,又有贵人相助,高人指点。真诚地祝愿陈文利能到达艺术的最高殿堂,为中国当代花鸟画作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福顺:《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第132页

  2. 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1998。

  3. (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

  4.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5。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