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创

河南省美术馆“会见·大地”艺术热展中 听策展人高敏讲故事

2020-12-28 00:29:06 来源:大河艺术网
字号:

 

大河艺术网报道 王诗文 方小远

 

近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美术馆承办的“会见·大地——于会见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系“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据了解,“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面向全国推介了我省各艺术门类的多位领军人物,对于促进河南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当代文艺繁荣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次展览自12月22日开展以来,观众持续不断,陆续被省内外各大媒体报道,接连在网络走红了“保安老王”“大长腿鸟”等。

 

 

此次展览策展人高敏

 

在展厅现场,遇到了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此次展览策展人高敏,简单聊了有关此次展览的故事。

 

高敏说,于会见对于我来说既是单位同事、领导,又是认识5年时间的一位资深艺术家,给自己的馆长策展这还是首次。原先对于会见的绘画艺术认识很浅,两个方面:一是有的作品视觉效果感觉比较深沉,二是有些作品色彩比较明快。根据这两点,起初的策展理念很单调,就是一楼展示色彩暗一些的作品,二楼展示明快亮丽一些的作品,没有过多考虑其他形式。

 

后来在看了他大量作品之后,在介入他整个艺术创作暨完成作品整理过程中,逐渐感觉到于会见是一位一直在思考中创作的艺术家,他对大地的思考,他对空间视觉的思考等都很超前。虽然他描绘场景大多是以家乡偃师50公里为范围,但实际上他具有着国际视野。他描绘的是家乡,关注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他“大地”系列作品有着很明显的阶段变化,从2007年之前,他的作品是静态的,画面效果很独特,不是我们常规的60度视角的透视,都是俯瞰、宽屏幕视角。后来他又出现了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例如《为大地输液》,现实中的场景中突然出现一个大吊针瓶,表现了他对大地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忧虑。他的作品画面就像我们以前读过的寓言故事一般,每幅作品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再后来,于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包括对大地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吸收了很多民间的题材,例如年画、壁画的因素,使他的画面变的明快。于是,在布展时,给他安排了这个空间,让观众有一种从深暗的场景中忽然柳暗花明的视觉冲击感。就像于会见对大地的认识,重新审视他对大地的认识,就像他的作品中描绘的:一个英雄死去,就会有新的英雄不断降生,大地的生命力非常坚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渐渐地他的焦虑感就消退了,产生了对大地新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最值得思考的是,于会见回到中原传统大地上,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形成新的绘画色调风格,都是他艺术进行的一次转型。他把经过火烧制的瓷盘进行展示,也说明了他的艺术在经过火淬炼实现一种升华,走向新的视觉一个展示方式。

 

最终,我们的布展方式发生了变化。当您步入一楼展厅时,先看到的不是艺术家的作品,而是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场景,这里也将是艺术家与观众交流的会客厅。掀开面前的幕布,艺术家的神秘感自然褪去,浮现出于会见生活中的创作状态和思考状态。会客厅两侧的纸本手稿和写生作品,呈现的是于会见视觉语言的形成轨迹。当您行至二楼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于会见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大风景”,能够感受到他对人与大地命运的一种思索和追问,而结束篇章的“绽放”,则是艺术家对心路历程的转折进行视觉化表达,既是对过往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展览在理念陈述和视觉呈现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展览分为“画室——会客厅”“纸本——创作的轨迹与维度”“写生——从偃师出发”“大风景”“燃·绽放”五个单元,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出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和思考状态。

 

 

第一单元,把画室场景呈现在展厅,使观众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观念能有更直观的理解。进入这个画室,就是和于会见的一次会面,大家可以在这里与他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

 

 

第二单元展出了他的部分纸本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视觉语言的形成轨迹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三单元展示了于会见的写生作品,着重呈现于会见写生的两个特质,一是写生的范围基本固定在家乡偃师周边五十公里,二是写生时不局限于客观物象,意在加强对家乡土地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单元展示了他所钟爱描绘的大地题材作品,将其“大风景”创作归纳为四个阶段,便于观众解读。

 

 

第五单元首次展出了于会见的三彩陶瓷装置作品,体现了于会见对“火”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心路历程的转折进行的视觉化表达,将两种同样经过烈火淬炼的媒材并置在一起,形成了颇为奇特的视觉对比。这个单元可以看作是本次展览的终点,也可以视为于会见的创作阶段一个新的起点。

 

 

 

 

在12月26日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评价于会见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家,有研究、有思想、有责任担当。张江舟说,在于会见的画作中你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艺术的一种极端虔诚态度和敬畏心。他的作品无论是从技法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有非常独立的思考和价值判断;绘画种类、形式丰富,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具有强大的创作力;作品材料与技法运用娴熟,可见他厚实的专业积累;作品语言个性化,可见他不恪守传统,而是把传统盘活,说明他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作性。同时,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到当代艺术家对当代人与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尤其是他的‘大地’作品,有着深刻的人文思考。

 

 

在展览现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守国说,看过展览,会见的作品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思想的穿透力。从他作品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给人以启迪以思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看过展览后评价,于会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展出作品画面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增加了主题意识和思想穿透力。他是中原画家群体里最具当代艺术风格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依据主流价值观,坚守批判性,这实属难得。从他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大地的热爱,对故乡的深情,对现实环境变迁的关注。

 

 

 

在12月26日河南日报客户端发布的新闻稿中,特别提出了在展览中屡屡出现最吸引人眼球且千姿百态的“大长腿鸟”。在报道中提到了于会见的解说:那只“鸟”实际上表现的是我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俯瞰大地,关注脚下这片土地的命运和变迁。“作为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社会担当,还要有理想、有情怀,从70年代改革开放上大学一直到今天,我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有责任站在时代现场用艺术形式去表现这个时代。”

 

 

 

于会见,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艺系装饰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理事。现任河南省美术馆馆长、教授,一级美术师。

 

记者手记:

此次展览分为5个单元,分别在河南省美术馆的一楼和二楼两个展厅展出。其中一楼主要展示艺术家于会见日常创作场景,这里有沙发、有画架,有幸还能与河南省美术馆馆长于会见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交流。但特别提醒的是,一楼展厅灯光较暗且有很多有趣的场景,若有家长带领幼小儿童观展,请与儿童手牵手观展。二楼展厅与一楼展厅截然不同,灯光亮丽,主要展出于会见创作于不同时间的大场景画面,让人追捧的“大长腿鸟”尽在其中。通过此次展出作品,可以看出于会见流露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与大地命运的一种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艺术家自我完善的追求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至2021年1月13日,展览期间向公众开放。

 

 

 

 

 

 

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会见•大地——于会见作品展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河南省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22日——2021年1月13日

展览地点:河南省美术馆1号、2号展厅

学术主持:张   熹

展览统筹:董继武

艺术总监:郭黎莅

策 展 人 :高   敏

展务总监:马   辉

策展助理:张秋玉  翟苑祯

展务执行:王曦明  刘瑞礼 杨义武

宣传推广:姜   珊  彭晓雷 马   欣 

宣传推广:强   强  陈   柳 李翊宁

作品整理:陈婷婷  刘君湘

文字整理:杨楠楠  王亚静

编辑:王诗文

专题推荐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