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家动态

我们需要批评——中原画风建构诸题纵论

2022-09-05 21:58:45 来源:大河艺术网
字号:

  我们需要批评——中原画风建构诸题纵论

  文/席卫权


  引言

  河南美术发展一直有着“中原画风”“中原画派”情结,这也是近些年来河南省文化部门及美术家协会着力倡导的方向和愿景。构建中原画风,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现实的基础与条件。经过一系列展览活动,有组织的媒体推广,包括历史梳理、意义号召、名家名作介绍等方面的推介,一切来得顺理成章,中原画风似乎已具面貌。这些在客观上表明河南美术近一二十年颇有进展,呈现一个良好的态势,中原美术界对此充满期望。河南自古中州,华夏文明发祥之地,彪炳史册的美术遗存、画家众多,构成了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许多关键环节,此处做事应有历史文化方面的担当,应有一种格调方面的预期,不可小富即安。也正因为如此对中原画风的建构须抱有一种自省。仅就目前而言,中原画风仍应称作“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原画风概念在业内、圈内的认知度、学术影响力,以及与曾产生重要影响的如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等的比较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要研究,许多工作要做。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原画风,我们不妨先抛出一些基本议题供参考,引起争鸣,使得思考走向深入。比如对中原画风或画派怎样进行学理阐释?其核心基础是什么?作为特质存在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中的“地域性”?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传统?对主题或题材的关注在哪里?怎样开展学术批评等,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会关系到中原画风迈向何方。

  一、中原画风内涵的阐释是个学术议题

  (一)中原画风可否构建

  构建中原画风,乃至中原画派是个严肃命题,含混不清、想当然的简单行事,容易流于短期效应。前一阶段国内美术界“画派”流行,各执一词,服务一方,热络的同时也曾引起非议。反对者认为其中问题不少,界定不清、风格不明,牵强附会,部分画派“打造”不被业内公认,非艺术的成分掺杂太多,作风浮躁,急功近利,难以持久。质疑者或许言辞尖锐,批判不乏偏颇,但部分观点仍可供省思。真正的风格阐释要遵循艺术规律,艺术的意义不同于宣传“口号”;风格与流派的确立要做到坚守与区别的统一;时代发展又使我们面临新的文化语境,明晰地域性与全球性的辩证关系是发展的前提。笔者以为争议是好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进入学理思考的前提。中原画风的建构有构想,现实条件、历史文脉兼具,要做好这件事,关注前车之鉴,立于学术、求真务实当是基本态度。

  深化对“中原画风”的认识首先面临的还是概念阐释问题,在现有的相关文论中,存在对画风和画派的词义混淆。画风所指强调艺术风格,指绘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面貌、特色,包含统一的艺术思想、审美追求,通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题材和主题、造型语言和手法等方面显现出来。而画派含义则更为具体,要有代表性的作品和画家群体,具有一致或类似的风格和创作倾向,还要包括特定的时空关联,最后还要经过时间检验得到公认。总体而言,画风概念更具建构过程中的包容性,而画派所指则因具体易于引起争议。有学者基于自身对部分已有经验和社会学理论的理解认定“画派不可以打造”,也有批评者出于对某些乱象的激愤,认为一些所谓画派“打造”存在“路径设计、选址、选材和人事安排”等方面的错位,忧虑其会干扰美术界的和谐。笔者以为针砭弊端是为更好地理清思路,但不能以偏概全,轻言否定。翻开中外美术史可以清晰看到画派形成的原因多样。随举从南宋“李刘马夏”、元四家到南北宗论,及浙派、吴门画派、扬州画派、海派和岭南画派;再到西方的威尼斯画派、荷兰小画派、洛可可艺术、巴洛克艺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抽象主义、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及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等为例,其中有风格相近、文脉相承;有乡土为界、源流梳理;有机缘巧合或史家演绎;也有精英倡导、朋辈应和,都可能造就“画派”或“主义”。尤其随时代演进,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文化背景、文艺运行方式和传播手段等都在变化,新事物、新机遇、新挑战不断,艺术文化并不能隔断这种联系而固守某些曾经的习性。因而并不存有“画派不可以打造”的必然逻辑。有观点就认为当今的文化身份自觉,“艺术家们的共识和自觉的追求”或“画家群体意识自觉”可以消解历史形成的某些“画派”所谓的被动性。

  时下“画派”其实并不是可不可以“打造”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的问题,要顾及艺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理性地、客观地对待这一现象,抓住本质、讲究策略和步骤,落实基础,使得“画风、画派”更具建设性。对于中原画风的建构而言,其内涵、主旨、艺术精神等方面的阐释目前并不到位,一些基本问题和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或理顺,那么对以此为呼应的“画派”打造则更应审慎,做“活动”何以,做到艺术实在不容易。

  (二)中原画风的内涵及其建构性

  中原画风是个“现在进行时”,从历史中可以找到文脉,但却是一个新事物,要达到学术共识,接受历史的评定,须要基于现实的理论阐释,会面临实践中的悖论和两难,笔者认为在概念选择上“打造”和“建构”两个词应选后者。

  河南省美术界曾将中原画风内涵概括为“传统,生活,创新,中正”,突出中原画风“气格正大、蕴蓄深厚、抒写时代、拥抱生活”的十六字特征。初步的呼吁已经产生较大影响,起到了导向作用,但还要有后续的系统说明。现有表述集中体现在“价值”理念描述,如“倡扬健康、晴朗的从艺心态和朴实、中正的绘画面貌,不矜奇务怪、傻大黑粗、矫饰造作,不事张扬……要深入传统、重视传承,渊源有自,艺胆根魂,全力汲取民族绘画精神及古代经典作品的营养,传承创新,杜绝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搞空中楼阁……灌注时代气息,彰显鲜明的时代个性,因时而绘,锐意出新,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为天下苍生写真传神,为壮美山河泼墨敷彩,让作品中充溢着汗水的味道和阳光的气息,不脱离生活……”。很显然,这是对价值观念的宣誓,昭示的是正能量,提出了我们要什么,定的是文化基调,可以成为从特定角度对画风进行学术评议的一种尺度。那么从艺术风格学角度,回答它是什么就是接下来的具体问题了。宏观的引领或号召可以气势磅礴,包罗古今,但落实到风格的独特,就须要进一步强调对各种概念的厘定、主张的明晰,即条分缕析地指明和分析,提示有所侧重的边界及原则性的区别在何处;包括提供从内涵与表达、形式与题材,到式样与语言等方面的范式思考。这些方面的阐述属于理论归纳与演绎,又必然与实践互动从而得到检验,以期待形成阶段性共识,由此为继的反复讨论会是一个逐步建构进程,涉及的概念要明确,学理批评不可或缺。

  二、再议中原画风的地域指向

  (一)“中原”还是“河南”

  在凝练中原画风初步内涵的过程中,“地域性”所指是面临的基础性概念之一,包容一切的“大中原”说法不可取,边界模糊带来定位的漂移,后继的言说难以做到严谨。

  历史上的“中原”作为地理区划曾指以河南为中心的,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各一部分的总称;而河南之地古时又是华夏九州中的“中州”,是华夏文明的代表所在,是历史上“中原”区域的中心和重心,在此意义上“中原”是个泛文化概念。那么今天中原画风的地域依据在哪里?脉络可以向上梳理,但此时此地的空间只能是现在的河南。中原画风的历史文脉依据又在哪里?河南自古是逐鹿之地,古都更迭,集散天下英才,文化艺术昌盛。如果由各个历史朝代追述名家名作、美术经典,基本上就是大半部中国美术史,其中风格多样、流派不一、融通多变、沧海桑田,而且它们绝不只代表河南。当今的人们将河南称作“中原”属于约定俗成,已成习惯,画风建构称谓“中原画风”而不是“河南画风”有其合理性,占有地域之便,彰显文化渊源,激励蓬勃进取精神等都可以是命名初衷。但也要认识到“中原”与“河南”的地域性认识古今不同,如果不顾时空和时代限定,硬要把上述这些辉煌业绩都纳入中原画风的传统,那就不仅是牵强附会,而是有违基本的学理逻辑了。即便是对当今时代的美术家溯源,也不能生拉硬扯,那种不管艺术家有无河南经历,有无“中原”情缘,认为只要其与河南有一丝联系就“认亲”,可以拿来装点中原画风“门面”的做法也不足取。确认中原画风的代表性画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高度”还要实在,是否是河南籍并不是唯一的身份认证,还须要证明他与河南地域有密切关系才行,如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其情感脉络根植与此;或者画家的成长或成就积淀于此,他的艺术表达体现此地文化与风情。

  地域性是中原画风成型的前置限定,中原画风建构的就是今天河南的地域风格,它寄予当下、面向未来,有追求和抱负。历史很多时候是公共资源,在人杰地灵之地,我们所要做的是由现实出发,从各种美术文化资源中寻找一种有机联系,探寻代表这一计划构想中的精神内涵,发现精彩示例、获得审美启示,贯通创作与表现。

  (二)“河南”还是“世界”——从“老乡”说起

  “河南”是中原画风建构中地域所指的限定,但不是对艺术风格的限制,虽然需要凸显“地域”特色,但这些特色不应是固化和保守的。由于大家熟知的原因,近现代的河南曾经历灾难、动荡、穷困和落后,造就了一个阶段以来公众的惯性认知。一度在各种画作中表现河南“老乡”的“土味儿”“泥味儿”“憨气”和“艰辛”成为常态,形色厚黑、表情凝重、衣着粗陋、抄手下蹲,再配上铺盖卷、牲口、烟头等“道具”似乎成为一种固定模式。或许部分画者觉得这是直面真实,期待“感人”,或者受到各种展赛评奖的鼓励和暗示,以为能体现特色,“老乡”式样及变体画作至今仍是河南美术界提交给观众的一种类型化“图像”,所占比重不少。从图像学角度解读“老乡”现象自有深意,其既可以作为特定“符号”叙事,承载造型语言的表现,讲究细节的刻画,讲述地域景观中的风土人情;也可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的延伸,河南人故土难离,“苦情”显示了对“家”的一种追忆,唤起公众体验的乡愁。“老乡”还可作为象征,指涉皇天后土,描写沧桑与艰涩,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所以河南“老乡”无论作为题材,还是绘画中的风格式样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创作的态度。

  从社会学角度剖析,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来由,河南画家创作中的“老乡”现象,显示了某种集体意识的寻找和判断——对河南是什么?如何向他人诉说河南?还有猜测别人“喜欢”怎样看河南等询问的回复,带有“集体无意识”色彩。这中间不仅体现了画者对故土情感的真挚与否,造型语言是否精到;也包含对地域文化的认知深度,更包括画家视野、艺术胸怀的开阔程度。同样一种题材,表现心态和境界大有不同。那些保持所谓超脱,没有情感介入,借由恣肆笔墨来炫技,“放浪形骸”的;还有图解“老乡”主题,欠缺生活体验,拼凑照片,造作不实的作品多属“无心”之作,可忽略不计。时下更多引起负面观感的“老乡”画作表露的却是一种媚俗心态,刻意丑化河南 “老乡”,立意表面化,生硬“摆拍”,夸大其词,唯恐别人看着不“土”、不“拙”,没有所谓河南民间特色。这就好像国内一些旅游景点为了牟利讨好外地游客,廉价兜售的那些艳俗的、变了味儿的、粗制滥造的所谓民俗工艺“土特产”,惹人生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那句话并没有错,要的却是自信和与时俱进的眼界与创新,曲意逢迎、出乖献丑的媚俗心态是不会走向世界的。河南地域无论古今都有说不完的佳话,无论人文还是自然景观都有道不尽的壮丽辉煌。这还在其次,河南文化的内涵秉承民族血脉,淳朴、宽厚、中正、亲和,在面临困境和挑战面前,这里的人民又能隐忍、坚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勇于追求、敢于担当。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河南今天大好的发展局面,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原画风建构的核心。著名画家王宏剑先生成长在河南、成就于河南,他的代表作是《奠基者》《阳关三叠》等,也是表现“老乡”题材,人物塑造却不怯懦、不悲苦、不粗鄙,以小见大、风格稳健,画面构形如同丰碑,取景立意深邃,扣住了大时代叙事的脉搏,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还体现在河南另一位代表画家李伯安的作品中,他的名作《走出巴颜喀拉》耗时十年,呕心沥血,曾经震动国内画坛,该作既没有画河南的人也没有画河南的景,而是表现大河之源,歌颂虔诚的信仰,以大悲悯的宏阔视野图写洪钟大吕、观照宇宙苍生,气势恢宏的百米长卷观之令人泣下,状若史诗。我们相信这就是对中原画风地域性特征阐释的最好启示。

  “河南”地界不是对中原画风的限制,时代前进又引发我们不断思考新的主题、题材,促成新的艺术式样和风格,我们生于厚土,此处曾是黄帝故里、河图洛书、东京梦华之地,理当放眼世界。

  三、我们需要真“批评”

  从对上述部分议题的讨论中不难看出,中原画风的建构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除了美术创作,其内涵的深化还要多视角考量,需要有来自艺术史、图像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人类学、审美心理学、艺术批评学、艺术传播学,乃至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理论思辨。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是单由画家团队就能实现的,作品和画家是现象,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批判、引申、梳理、概括和总结还要美术理论学者和批评家的参与才能良性发展。中原画风需要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共同构建,对于现阶段而言,批评环节尤为重要,而批评环节又是画家和理论家、评论家,乃至观众能够互动交流的关键部分。

  美术批评,尤其是专业化的批评在河南美术界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弱项,若有若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似是而非的美术评论有,但多是顺风扯旗,基本上是赞扬和宣扬的代名词,致力于对画者的推介,像是画家作品展示活动事项中的“配菜”,属于例行手续,大家都不当真。这种见怪不怪的现状实属中原画风建构的大忌,它影响美术界保持清醒,影响公众对本土美术的认知和信任,影响艺术文化的除旧布新。笔者参加过数十次省内画家的开幕式及研讨会,友朋弟子相庆、奉承之风盛行……不要以为大家没有“看法”,笑脸称颂在前,转身议论纷纷在后,为什么不能本着负责的、谦和的、理性的态度公开讨论一下呢?庸俗“社会学”使然! 其实只能听表扬,不能听谏言的观念真是落后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现实社会中,许多好的、有新意的、有生命力的作品是靠争议来获得促进和价值体现的。通过争议和批评引起关注,继而是评议和争鸣,批评中带来改进,同时带来更多人了解和理解,艺术效应及效益随之显现……抛开炒作之嫌,这其中的文化学、传播学逻辑是颇具启发意义的,如果各方坦诚以待,就会营造双赢局面。

  对批评概念的误读容易造成业内交流的障碍,批评在学术层面并非是社会交往中的指责或为难,批评者也不是面对美术作品的法官。真正的美术批评要求有一定的立场和观点,依据共识性的一些标准,坚持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展开。它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但重点不在这里,无论是积极的肯定还是建设性的意见,都讲求凭据,其主要意义在基于学理的分析和解释。针对美术作品,艺术风格所包括的诸要素涵盖从造型、技艺、审美、文化和价值判断等不同角度和维度,美术批评的视域非常广泛,而参与批评的也包括学者、艺术家、策展人、媒体评论人等不同主体。各方在这一环节中会形成互动,推动美术创作,丰富艺术理论;激活美术活动的文化活力,并使其跳出小“圈子”,走向公众融入社会。

  美术批评活动的开展需要人员、平台、环境和氛围等软硬条件,其中评论家团队和氛围的形成最为重要。对于河南美术评论家队伍的建设而言,“人”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河南大学艺术理论研究院拥有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几十位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专业理论工作者各具学术特点,又共同关注中原艺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据统计,工作在河南省各高等院校和美术机构的美术学、设计学博士已过百人,省内拥有美术学硕士学历的画者、教师和研究人员更数不胜数。他们当中不乏专业素养精湛、学术目光敏锐,敢于谏言的英才,因此我们现在不缺潜在的理论批评者,缺的是整体上对理论的重视、对批评的理解。在促进省内美术批评的进程中,除了要有好的导向,搭建多样化的平台外,还需要营造和谐健康的批评环境,有从容和包容的气度接受批评。当然还要有耐心,批评氛围的培育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一批具有独立批判精神的、“河南”气质的美术评论家生成,与形成一个适合展开批评活动的场域都需要一定时间。建构立意高昂的中原画风,河南美术界需要有对自身的不断批判,我们呼唤基于真正文化自信的人文反思精神。

  (席卫权: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


  注:此文无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大河艺术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有书面授权者,转载此文需注明来源,不允许更改任何文字和标点符号。



编辑:方小远

专题推荐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